盘点“两会茶声音”,透视产业发展热词
3月4-11日,音透业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举办,视产来自社会各界的展热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盘点也涌现了许多涉茶提案。茶声词今年有哪些茶议题被重点关注?让我们倾听两会茶声音,音透业捕捉茶产业发展热词,视产把脉茶行业风向标。展热

AI+赋能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盘点AI+在各个领域应用日益广泛,茶声词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音透业关键力量。在茶产业,视产AI+潜力正逐渐被挖掘,展热为产业升级带来了新机遇。

“今年特别关注人工智能方面的话题,提出的建议也与AI赋能茶产业发展相关。”全国人大代表、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书记石濡菲对AI赋能提出了设想:构建茶叶行业大数据云平台,精准分析市场销售情况;建设AI智慧茶园示范项目,集成智能导览、个性化推荐、沉浸式体验等功能;在茶文化体验中心,建设智能茶席、光影茶田等交互装置。

同样关注茶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省级传承人樊生华,他带来了“在茶园铺设智慧化喷灌设备”的建议。他强调,茶产业既要传承手工炒茶技艺,也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智慧化、科技化管理。“未来,茶农或许只需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完成茶园的灌溉和管理,这将大幅降低劳动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完善品牌管理与保护
“当务之急是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地理标志专门保护与商标保护相互协调的统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交了一份关于加强中国茶叶地理标志品牌保护的建议。她认为,加强中国茶叶地理标志品牌保护应当立法先行,对符合条件的地理标志尽早予以注册,强化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监管,加大对茶叶地理标志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郭桂义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地理标志产品在深加工领域的拓展使用规定,修订完善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在深加工产品的地理标志成分阈值、延伸使用规范,建立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深加工产品备案制度,允许企业在研发阶段试用地理标志商标,通过数据积累后申请正式授权。
提升多元附加值
为了让茶产业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代表们积极探索提升多元附加值的新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金鸡笼村党总支书记杨广奇提出打造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的建议。他表示,广德地处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结合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致力于打造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通过联农带农,把短板补齐,把优势拉长,让老百姓的收入进一步稳步提升,也让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更大的收获。

全国人大代表、孝感市大悟县新城镇朱湾村党支部书记梁云英建议,相关部门总结大悟“夏秋茶综合利用”模式,对黄茶产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支持黄茶产业开展技术攻关,持续提升大悟黄茶品质。

推进茶文化“出海”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会主委何寄华认为,设立“中华茶节”,呼应“国际茶日”,对弘扬中华茶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茶文化国际交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推进茶文化“出海”,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江元勋建议,在海外设立一批中华茶体验中心、中华茶交流中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也表示,应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茶文化交流体系,为全球一体化贡献文化力量。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牵头组织国际茶文化委员会,利用文化赋能产业,构建国际茶文化教育培训以及考核体系。

规范新茶饮行业
近年来,新茶饮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消费市场的热门领域之一,新茶饮企业也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3749.3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蜜雪集团执行董事赵红果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新式茶饮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从完善行业标准与规范、强化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监督、促进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她认为,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完善行业标准,明确各类茶饮定义、配料使用范围与限量,规范门店操作流程,保障产品品质稳定与安全。

做好茶旅融合文章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茶旅融合等乡村旅游话题,也受到代表们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党委书记林豪提出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做足茶文旅融合文章,建议当地大力发展茶叶+旅游、雨林+徒步等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据统计,2024年水满乡累计接待游客约5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000余万元,生态产业化释放出强大动能。
“靠着茶旅融合的金钥匙,乡亲们现在吃上了产业饭。”全国人大代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通过创新“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将万亩荒山变作有机茶园,把苗寨风情转化为文旅资源,构建起茶叶种植、精深加工、苗文化体验的完整产业链。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伍咏言
图片:来源网络
- [2025-11-03 10:56] 汇聚行业力量,共谋发展新篇——协会参加2025年工程机械工作研讨会
- [2025-11-03 10:39] 山东宁阳开展夏季食品安全集中约谈
- [2025-11-03 10:35] 北京通州:数字化监管守护开学“第一餐”
- [2025-11-03 10:21] 赴一场“世界高香红茶”的茶事雅集,英德红茶香飘北京路
- [2025-11-03 10:20] 合肥教育局回应:“三点半课后服务”是否暂停,学校可自行决定
- [2025-11-03 10:20] 首次记录!5只彩鹮现身海丰湿地
- [2025-11-03 10:16] 深中通道6月30日通车试运营!中山沙溪踌躇满志迎接大桥时代
- [2025-11-03 10:05] 涉嫌违法违规 哈尔滨8家酒类专营店被立案调查
- [2025-11-03 09:46]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起施行
- [2025-11-03 09:46] 3996份东北特产回馈广州市民,哈尔滨老铁的回礼太敞亮了!
- [2025-11-03 09:46] 清捡垃圾志愿行
- [2025-11-03 09:35] 湖北武汉今年上半年发明专利授权超万件
- [2025-11-03 09:30] 三部门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
- [2025-11-03 09:20] 2024年广州白云区高素质农民花卉产业培训班开班
- [2025-11-03 09:18] 海威集团:打通海洋养殖全产业链,开拓深远海优质预制菜
- [2025-11-03 09:17] 四川成都上线知识产权“两超一集” 一站式服务创新主体
- [2025-11-03 09:15] 四季度合肥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同比上升
- [2025-11-03 09:10]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2025-11-03 08:48] 花式整活!“三新”短视频活动@你参赛
- [2025-11-03 08:44] 桐城市金神镇:志愿服务传承弘扬雷锋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