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11”|河南省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示:理性消费 安全第一
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双11”即将来临,双11各大平台和商家纷纷通过促销活动、聚焦直播带货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物,河南令许多消费者眼花缭乱、省消示理难以选择。协发性消日前,布消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双11”消费警示,费提费安提醒广大消费者购物时要保持清醒冷静,全第不盲目跟风、双11不过度囤货,聚焦根据自身需要理性消费、河南及时维权。省消示理
网购安全需谨慎。协发性消网购时不轻易登录陌生网站,布消不点击不明链接,费提费安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不使用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不与卖家私下交易,不轻信、不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理由和要求。
直播带货花样多。直播带货作为新兴消费模式,部分直播商家存在夸大宣传、产品质量差、售后困难等情况。建议消费者:一是选择资质齐全、知名度高、有保障的电商直播平台,必要时留存直播录像;二是多渠道了解商家主体信息、产品性质等信息,不盲目相信直播带货;三是不轻信网红效应,不要被直播间的活动氛围所影响,应该从自身需求等方面考虑是否需要购买产品。
疫情防控不松懈。当前国内外疫情肆虐,消费者在收取快递时一定要做好消杀工作,领取快递时务必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根据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等部门的提醒,对于从国外境外进口的商品,消费者收货时要做好外包装消杀;对购买的生鲜产品外包装如未消毒不要带入室内,接触外包装及生鲜食品后应及时洗手;食用进口冰鲜、冷冻食品要烧熟煮透。
优惠打折需看清。“双11”期间,部分商家会在活动前先抬高商品原价再优惠,造成降价幅度较大的假象。面对各式各样的低价宣传,消费者要充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关注商品价格变化。对于预售商品,下单前要详细了解商家促销规则,避免付定金后出现支付尾款无法享受优惠、规定时间内无法支付尾款、七日无理由退货不兑现、预售定金不予退还等问题。
送货时间需保障。“双11”期间,商家销售量成倍增长,送货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消费者要提前了解商家快递发货时间,急需的物品最好提前购买。收到商品后应立即进行查看、核对,发现商品问题应尽快与销售网站联系,掌握好退换货的时限。
遇到问题要维权。要保留好购物小票、网购订单信息、商家宣传海报、与商家的聊天记录、促销页面截屏等消费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时有据可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如果未在消费者点击购买前告知消费者该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可以退货。
责任编辑:游婕- [2025-11-03 18:24] 刘键与阿联酋国际资源控股公司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拉维·夏尔马座谈交流
- [2025-11-03 18:16] 皖事通合肥中小学网上报名系统6月25日9:00上线
- [2025-11-03 18:13] 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新阶段
- [2025-11-03 18:11] 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新阶段
- [2025-11-03 17:57] 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发布
- [2025-11-03 17:44] 教育部公布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
- [2025-11-03 17:33] 蘑菇军团出击!这家龙头企业正助力家乡“土特产”走出大山
- [2025-11-03 17:17] 椰汁未明码标价引发纠纷 经调解酒店全额退款
- [2025-11-03 16:49] 合肥公布第一批19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 [2025-11-03 16:48] 23家农牧巨头平均年薪pk
- [2025-11-03 16:48] 祝贺!云浮郁南县获评2023年度省“百千万工程”考核优秀等次
- [2025-11-03 16:47] 黑龙江省消协提示:有效防范购房风险 签对合同买对房
- [2025-11-03 16:44] 合肥将成立特殊教育指导委员会
- [2025-11-03 16:19] 深圳市消委会曝光15家“停业”商家
- [2025-11-03 16:13] 56篇作品入选!仙品荔主题征文获奖名单公示
- [2025-11-03 16:06] 助力产业升级!三个龙眼单品鲜果质量分级标准首次发布
- [2025-11-03 16:06] 阅读充电成风尚 书店《流浪地球》卖断货
- [2025-11-03 16:01] 安徽多地发紧急通知:学校停课!
- [2025-11-03 15:52] 浙江嘉善:疫情防控不放松 佳节消费需理性
- [2025-11-03 15:43] 累计筹款2.96亿!广东恤孤助学会成立二十年资助孤贫学生3880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