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和孩子 要“双向奔赴”
“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双向奔赴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博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馆和大人一说话,双向奔赴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博物脑子都要炸了。馆和”近日,双向奔赴上海市民何先生将这段看展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博物引发了网友的馆和讨论。
现实中,双向奔赴不少人都有过在公共场所被孩子打扰的博物经历。博物馆毕竟不是馆和游乐场,孩子在博物馆里跑跳大叫、双向奔赴追逐打闹或伸手触碰展品,博物既影响他人体验,馆和也破坏观展秩序,更可能造成展品损坏。
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人们去博物馆,为的是陶冶情操、拓展视野,这也是孩子所需要的。培养对历史文化的热爱,有时需要“百闻不如一见”。哪怕孩子知识储备不够、对展览内容一知半解,但在潜移默化中也能激发兴趣、增长见识、提升审美,逐步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迎接孩子入馆,就是打开了启民智、传文化的大门。
成年人追求安静看展,儿童渴望“玩耍式”体验,两者需求发生冲突时,博物馆应多俯身倾听孩子心声、综合考虑这个群体的需求。近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官网公布博物馆的新定义,其中提到“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并“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博物馆可以结合实际,尝试通过参与性、互动性强的布展,将馆藏与孩子兴趣结合,拉近与孩子距离,如上海博物馆的寻找“博物馆里的动物园”活动,引导孩子打卡动物细节;成都博物馆为成人和孩子设计不同高度的显微镜,让两者互不干扰。
家长对历史文化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态度。一些家长把孩子带进博物馆,不是抓住机会共同学习,而是遛娃消遣、打发时间,逛博物馆像逛旅游景点,怎么能让孩子觉得观展庄重又有趣?相较心智不成熟,自制力、执行力不足的孩童,那些对孩子失范行为心不在焉、刻意纵容的家长更让人反感。历史知识和文明礼仪这堂课,孩子需要学习实践,部分家长更要及时补上。对于实在不适合看展的低龄孩子,家长不妨选择在家通过纪录片、网络直播等方式“云”游博物馆。待时机成熟时,再对孩子进行实地教学。
各类博物馆应加大探索力度,将儿童友好融入细节中,带来丰富多元的体验。在家长和社会的引导下,孩子文明观展、遵守规则,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究人类历史和文明宝藏。这样的“双向奔赴”,才是博物馆奇妙之旅的魅力所在。(韩小乔)
- [2025-11-03 18:05] 记者手记丨“新航站楼是马中两国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的绝佳展示”
- [2025-11-03 18:00] 山东省各地婚姻登记机关提供七夕节延时服务
- [2025-11-03 17:57] 陕西汉中发现古大熊猫化石 保存完整程度国内罕见
- [2025-11-03 17:50] 向海而兴 海丝印记连接古今
- [2025-11-03 17:45] 家国两相依 薪火永相传——向实干笃行的煤炭人致敬!
- [2025-11-03 17:15] 军史组歌《从南昌走来》在南宁上演
- [2025-11-03 17:14] “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在各地举办
- [2025-11-03 17:06] 中肯联合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标准化工业生产线”
- [2025-11-03 16:59] 三大重器,恒立助力!一站式解决方案赋能亚洲最大耙吸式挖泥船
- [2025-11-03 16:56] 新式妆奁:可组合的“闺中宝匣”
- [2025-11-03 16:36] 杭州阿克苏两地青少年代表开展文化研学活动
- [2025-11-03 16:32]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将启幕:大海到源头,各界盼感知江源玉树
- [2025-11-03 16:29] 中材国际与运达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25-11-03 16:29] 上海最高古塔300件遗珍展现古代江南文化魅力
- [2025-11-03 16:28] 礼乐弦歌,让青少年在美育浸润中留下美好回忆
- [2025-11-03 16:13] 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气质和意蕴——谈中国油画的当代发展
- [2025-11-03 16:01] 矗立80余载 两江汇流处的水情哨所→
- [2025-11-03 15:53] 这个暑期,文旅消费“燃”了!
- [2025-11-03 15:53] 到国家图书馆体验“国风趣动会”
- [2025-11-03 15:39] 中国青年报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