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私设“景点”需压实多方责任
近年来,景点一些地方未经相关部门许可私设“景点”,治理违规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私设实多违规开展旅游经营活动,需压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景点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通知,治理要求各地今年9月至11月开展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私设实多(据9月19日《法治日报》报道)
景区景点显然不是需压想设就能设的。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景点《风景名胜区条例》分别规定了申请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治理条件和程序,明确了设立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私设实多主体及管理机构的职责。私设“景点”,需压是景点对相关法规的违背。
具体来说,治理私设“景点”,私设实多往往不符合资源保护、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等要求,没有考虑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甚至可能会破坏资源、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违反《旅游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而在旅游服务方面,私设“景点”可能会因不具备正规景区的条件,安全防范有漏洞,管理服务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易造成游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甚至有的私设“景点”的旅游服务直接做出一些违法行为,诸如进行虚假宣传、欺客宰客、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等行为,引发诸多纠纷,破坏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该怎么整治私设“景点”问题?首先,要压实市县一级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并对开展该专项整治工作不积极、措施落实不到位、关停私设“景点”不彻底的部门或负责人进行约谈通报。辖区内有没有景点未经许可、无照经营,私自改变土地用途、破坏生态环境,私自建设旅游设施,私自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擅自收取门票费用,且存在旅游安全隐患以及虚假宣传、欺客宰客等问题,相关部门应不难发现,理顺管理体制,厘清部门职责,落实主体责任,才可能有真正过硬的作为。
其次,要严管旅游推广平台。据报道,在一些网络平台,如今传播着大量“未开发景区”“野生景点推荐”“小众旅游目的地”等文章,无任何提示。实际上,对“野景点”,平台及发布者有安全提醒义务和内容审核义务,出事故应承担一定责任。网络平台要及时屏蔽、下架可能有安全隐患的“野景点”推荐,并对发布者予以警示,直至封号。相关部门则要强化平台的内容审核义务,虽然这类文章不是广告,但也不能等同于一般推介。对于情节恶劣者,可给予行政或刑事处罚。
此外,游客也应主动抵制私设“景点”。消费者在搜寻游玩之地时,应提高风险意识,搜索和景点相关的执照信息,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提供的景点。对于网红“野景点”,消费者切莫盲目跟风打卡;在游玩时,应加强辨识,发现私设“景点”,可在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制止、检举破坏行为。(何勇海)
责任编辑:李佳榕- [2025-11-03 10:56] 合肥将成立特殊教育指导委员会
- [2025-11-03 10:54] 知名音乐人助阵!清远村K海选赛即将来袭
- [2025-11-03 10:45] 优惠促销手机成套餐机 消保委助力消费者获全额退款
- [2025-11-03 10:41] 山东省淄博市消保委发布“三八”妇女节消费警示
- [2025-11-03 10:29] 我们为什么对BICES 2025充满期待?
- [2025-11-03 10:14] 广东52家企业将亮相喀交会
- [2025-11-03 10:08] 行车过程中遇突然熄火 消协调解车主获补偿
- [2025-11-03 09:52] 川渝消委会联手维权 挽回消费者装修损失
- [2025-11-03 09:50] 安徽今年春季学期全面启动课后服务
- [2025-11-03 09:44] 给未成年人文“大花背” 重庆小秦刺青文身店赔偿1.5万元
- [2025-11-03 09:38] 安徽合肥:食盐安全与健康科普讲座进社区
- [2025-11-03 09:35] 全城开唱!阳江村K首场海选赛来啦
- [2025-11-03 09:25] 戴和根与国家电网党组书记、董事长张智刚举行会谈
- [2025-11-03 09:24] 大湾区“芒”起来!百色芒果及壮山农鲜专场推介会将在广州启幕
- [2025-11-03 09:08] 辽宁锦州:多方式开展“提振消费信心”特色活动
- [2025-11-03 09:07] 乡村之美呼唤你!广东乡村价值发现大赛火热报名中!
- [2025-11-03 09:04] 太重57项“五小”创新成果在省市获奖
- [2025-11-03 08:55] 给未成年人文“大花背” 重庆小秦刺青文身店赔偿1.5万元
- [2025-11-03 08:52] 华南农业大学“百千万工程”工作站落户新会“小鸟天堂”
- [2025-11-03 08:44] 建材店发货品牌不一致 消协调解补偿消费者1.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