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和免只差一点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莫韶华
“小白兔,兔和白又白,差点两只耳朵竖起来。兔和”多么可爱的差点兔兔啊!据说“兔”字最初的兔和写法就源自兔子可爱的外形,不信你看……
看到殷墟甲骨文里的差点“兔”字,有人不禁会说,兔和这与我们现在的差点“兔”字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么,兔和“兔”字是差点如何演变过来的呢?且听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传统文化学者袁勇娓娓道来。兔和
《说文解字》曰:“兔,差点兽名,兔和象踞,差点后其尾形。兔和”
“兔”字是动物兔的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就像一只蹲着的兔子(《说文解字》所说的“踞”,就是蹲坐的意思)。头朝上,豁唇,大眼,长耳,尾巴清晰可见,基本上把兔子的外形特征都表现出来了。寥寥几笔,惟妙惟肖,实属难得,让人不得不敬佩先民的智慧。
中国汉字很多是象形文字,这些象形字在演变过程中慢慢失去了最初的象形要素,在追求文字自身形体结构的协调、书写的便利后,与最初的形体渐行渐远。
小篆的写法,已经和甲骨文、金文区别很大。隶书“兔”字右下角的一点代表短小的兔子尾巴,到这一阶段,兔子的形态已经很难看出,出现了现代汉字的轮廓。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有关兔的典故,比如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兔死狗烹、东门逐兔等。”袁勇说。说起“兔”字,很多人会联想到“免”字,因为如今的“免”字和“兔”字只差一个点。那么在最初时期,二者是不是“亲姐妹”呢?让我们打开文字档案,一起去文字的历史长河里寻找答案。
看,“免”字的甲骨文,多像一个“人”,头上戴了一顶大大的“帽子”。
河南师范大学讲师闫华告诉记者,它从冃,以跽跪之人戴帽子会意。有的甲骨文如

,将

写成

,像帽子

上饰有角绅

,表示“免”比“帽”高级。
冃,读mao,是帽的本字。《说文解字》说:“冃,小儿蛮夷头衣也。”也就是说,冃是指小娃娃和古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用来裹头的帽子。
郭沫若认为,免是冕的本字。
关于“免”字的演变,闫华解释称,金文继续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变形较大,帽形完全消失。当“免”的“帽子”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冃”(帽)另造“冕”代替。
“免”既然指帽子,为何又有免去、去除之意呢?
“因为,戴上帽子是‘冕’字,摘掉帽子就是‘免’字,去除一个人的某个职务也被称为免。”袁勇说。
好,问题来了,那要是表示原来帽子的意思,该怎么办呢?
好说,给“免”戴一顶帽子“冃”,就新造了一个冕字,专门表示帽子的意思。汉语中的“加冕”,就是戴上帽子,有些国家的君主即位,举行把王冠戴在头上的仪式,也叫加冕。卫冕,本义指保住了自己的帽子,比喻在竞赛中继续保持了以往的优胜地位。
所以,“冕”字真是个“贪得无厌”的字,等于说戴了两顶帽子。
- [2025-11-03 11:42] 家国两相依 薪火永相传——向实干笃行的煤炭人致敬!
- [2025-11-03 11:41] 四川省三级市场监管部门连夜调查“3•15”晚会曝光的听花酒
- [2025-11-03 11:39] 福建漳州开展“12315五进”宣传活动
- [2025-11-03 11:22] 浙江温州:开展“悬崖秋千”专项排查
- [2025-11-03 11:20] 筑牢校园“安全墙”
- [2025-11-03 11:18] 年产超1.3亿吨背后:一粒麦种的力量
- [2025-11-03 11:10] 安徽省人事考试院郑重声明
- [2025-11-03 10:55] 广西南宁:强化”三月三”食品安全监管
- [2025-11-03 10:51] 提出“三农”类建议123件!广东人大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助力“百千万工程”
- [2025-11-03 10:10] 开学后网课和新课如何衔接?合肥教育局发通知
- [2025-11-03 09:59] 南京建邺:探索“冬训+”模式 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 [2025-11-03 09:49] 我院骨科护理团队在第十四届华西国际骨科论坛上斩获多项荣誉
- [2025-11-03 09:44] 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 [2025-11-03 09:34] 广西桂林开展包装饮用水质量提升帮扶系列活动
- [2025-11-03 09:27] “大托管”绘出农业丰收景
- [2025-11-03 09:25] 荔枝甜烤鱼香~520,来这里寻找舌尖上的茂南!
- [2025-11-03 09:24] 安徽将逐步探索在长三角区域高校间的跨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 [2025-11-03 09:23] 反不正当竞争在行动
- [2025-11-03 09:16] 广西南宁:强化”三月三”食品安全监管
- [2025-11-03 09:02] 中小学生全国竞赛“白名单”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