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点菜”让文化更对味
民族舞剧《红楼梦》、群众点菜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让文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化更音乐舞蹈史诗剧《编钟乐舞》……最近,对味合肥大剧院在微信公众号邀请市民投票选出“您最期待的群众点菜演出”,并征集市民“心愿”,让文引发关注。化更
一条“征集令”,对味刷屏朋友圈,群众点菜说明群众文化需求旺盛,让文尤其对于名家名作及海外项目充满期待。化更近期,对味不少演唱会、群众点菜音乐节重启,让文话剧、化更脱口秀迎来了久违的热闹场景,线下演出市场“春暖花开”,观众购票积极性显著提升,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乘着市场回暖的春风,如何更好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
文化大餐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对味。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升级。城乡居民、都市白领、在校学生等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有滋有味的文化生活,不仅需要升级博物馆等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场所,也离不开举办话剧、演唱会等“年轻态”的文化活动。但不得不说,一些地方习惯于对公共文化服务一手包办,文化供给类型较为单一,文化市场活跃度不高。说到“村晚”,就是二人转、扭秧歌,说到听戏曲,就是旧故事、“老一套”,群众不爱看、不愿意参与,这样的文化供给缺乏生命力、创新力,陷入自娱自乐的窘境。
“群众点菜”,文化大餐才更对味。通过市场调研、网络投票,广泛收集群众心声,从“单向输送”转变为“双向互动”,精准提供文化服务。问需于民的效果如何,群众也会用“上座率”投票。通过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不断更新文化供给的列表,丰富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项目,提高文化供给的质量。比如,与时俱进将演艺活动与旅游、展览等相结合,方便市民在商场里看演出、小剧场里玩“剧本杀”。文化产品接地气、有人气、有新意,自然会赢得一片叫好。
文化产品体现着城市的个性和品位,彰显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引进更多热门、好口碑、高品质剧目,满足不同人群文化需求,不仅是群众期盼,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之必需。从这个角度说,相关部门要以更大力度、真金白银吸引线下演出落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化、品质化。今年以来,鼓励开展演艺活动被一些地方文旅部门列入工作计划,海南设立总规模1.1亿元的文体专项奖补资金,成都将举办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等重大活动、音乐演出1500场次以上。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如今,公共文化建设重点正从“有没有”“够不够”走向“好不好”“优不优”。在深挖地方文化“富矿”的同时,围绕让“群众点菜”的思路,丰富文化多元供给,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让更多群众乐享文化盛宴。(韩小乔)
- [2025-11-03 06:29] 标杆引领,砥柱强基!中国中铁2024年度三级工程公司“20强”风采展
- [2025-11-03 06:27] 行走的虾王,跟着高桂虾游肇庆
- [2025-11-03 06:13]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在青海玉树启动
- [2025-11-03 06:11] 安徽将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 [2025-11-03 06:11] 重磅文件发布!事关1670多万学生群体
- [2025-11-03 06:02] 今秋开学 义务教育继续免除学杂费、教科书和作业本费
- [2025-11-03 05:50] 来自商丘的考古发现,追溯五千年文明源头
- [2025-11-03 05:40] 深圳与中山两地消委会签署消费维权合作框架协议
- [2025-11-03 05:37] 合肥将成立特殊教育指导委员会
- [2025-11-03 05:36]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天赋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标准
- [2025-11-03 05:29] 教育部“十不得”剑指“唯论文”问题
- [2025-11-03 05:20] 七夕食俗有面条
- [2025-11-03 05:13] 煤里开出的花
- [2025-11-03 04:53]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三茶统筹焕新产业名片
- [2025-11-03 04:42] 凉风已至 万物知秋
- [2025-11-03 04:41] 安心出游放心消费 江苏省南京市着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 [2025-11-03 04:33] 这台车,必须让你看到!
- [2025-11-03 04:33]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 [2025-11-03 04:05]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天赋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标准
- [2025-11-03 03:55] 安徽去年资助学生1859.5万人次 累计发放146.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