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物里看古人如何“打假”防伪
今天是打假“3·15”,在没有“3·15”的文物伪古代,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古人保护同样严格。在南京市博物总馆,何防就有不少文物展现了古人是打假如何“打假”防伪,保障商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文物伪。
打击“缺斤短两”自古以来就是古人大家关注的重点。《秦律十八种》记载,何防“为器同物者,打假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文物伪”“有买及买(卖)殴也,古人各婴其贾。何防小物不能各一钱者,打假勿婴。文物伪”秦统一六国后,古人将统一度量衡推行到全国,大家的买卖交换开始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要求单价一个小钱以上的物品都需标明价格。在南京市博物总馆就收藏有战国时代六枚一套的环形铜砝码。专家介绍,在古代砝码又被称为“铜环权”,它专为与天平配合使用而设计,说明当时已具备了十分精确的测量标准。
“商标”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是消费者购买选择的重要参考。中国古代的铜镜上就出现了各类“商标”。南京江宁区博物馆馆藏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铭文铜镜就是一个典型。这面铜镜六出葵花形,小圆钮,素缘。铭文中的“照子”即镜子。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名讳,改镜子为照子。这面铜镜说明是湖州当地“石家”出品。这种标有私家姓氏和店铺所在地的做法,不仅说明宋代湖州是生产铜镜的产地之一,也说明宋代铜镜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
《礼记》有云,“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一制度要求工匠在器物上刻写姓名、籍贯等信息,既体现工匠对质量的承诺,也便于官方对产品质量溯源追责。从秦代的青铜戈到南京的明城砖,这些都是古代器物上“物勒工名”的典型案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 [2025-11-03 18:32] 训练有素!山东鲁西项目管理部4分钟高效处置火情
- [2025-11-03 18:29] 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
- [2025-11-03 18:04] 公司宗旨加快乳制品营养强化进程
- [2025-11-03 17:56] 企业介绍
- [2025-11-03 17:48] 参赛者覆盖160余所国内外高校 “AI+艺术”点燃青年想象力
- [2025-11-03 17:38] 【企业新闻】测控应邀参加2022年全国会议
- [2025-11-03 17:36] 企业不得强制收取外卖打包费损害消费者权益
- [2025-11-03 17:25]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惊蛰走进春天里的蒙牛宿迁工厂
- [2025-11-03 17:17] 中材国际与运达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25-11-03 17:16] 【企业新闻】测控应邀参加2022年全国会议
- [2025-11-03 17:14] 公司宗旨加快乳制品营养强化进程
- [2025-11-03 17:02] 嘎嘣脆的贡菜就是莴笋吗?
- [2025-11-03 16:43] 工地报告
- [2025-11-03 16:43] 企业销售呈现下行走势减缓
- [2025-11-03 16:35] 公司专项行动优环境 让消费者愿消费
- [2025-11-03 16:32] 【图解】国家能源局:今年前2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
- [2025-11-03 16:20] 味蕾盛宴 厨神争霸
- [2025-11-03 16:16]
- [2025-11-03 16:16] 企业新闻:药食同源是朝阳产业 建议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 [2025-11-03 15:57] 公司专项行动优环境 让消费者愿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