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私设“景点”需压实多方责任
近年来,景点一些地方未经相关部门许可私设“景点”,治理违规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私设实多违规开展旅游经营活动,需压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景点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通知,治理要求各地今年9月至11月开展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私设实多(据9月19日《法治日报》报道)
景区景点显然不是需压想设就能设的。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景点《风景名胜区条例》分别规定了申请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治理条件和程序,明确了设立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私设实多主体及管理机构的职责。私设“景点”,需压是景点对相关法规的违背。
具体来说,治理私设“景点”,私设实多往往不符合资源保护、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等要求,没有考虑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甚至可能会破坏资源、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违反《旅游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而在旅游服务方面,私设“景点”可能会因不具备正规景区的条件,安全防范有漏洞,管理服务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易造成游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甚至有的私设“景点”的旅游服务直接做出一些违法行为,诸如进行虚假宣传、欺客宰客、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等行为,引发诸多纠纷,破坏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该怎么整治私设“景点”问题?首先,要压实市县一级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并对开展该专项整治工作不积极、措施落实不到位、关停私设“景点”不彻底的部门或负责人进行约谈通报。辖区内有没有景点未经许可、无照经营,私自改变土地用途、破坏生态环境,私自建设旅游设施,私自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擅自收取门票费用,且存在旅游安全隐患以及虚假宣传、欺客宰客等问题,相关部门应不难发现,理顺管理体制,厘清部门职责,落实主体责任,才可能有真正过硬的作为。
其次,要严管旅游推广平台。据报道,在一些网络平台,如今传播着大量“未开发景区”“野生景点推荐”“小众旅游目的地”等文章,无任何提示。实际上,对“野景点”,平台及发布者有安全提醒义务和内容审核义务,出事故应承担一定责任。网络平台要及时屏蔽、下架可能有安全隐患的“野景点”推荐,并对发布者予以警示,直至封号。相关部门则要强化平台的内容审核义务,虽然这类文章不是广告,但也不能等同于一般推介。对于情节恶劣者,可给予行政或刑事处罚。
此外,游客也应主动抵制私设“景点”。消费者在搜寻游玩之地时,应提高风险意识,搜索和景点相关的执照信息,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提供的景点。对于网红“野景点”,消费者切莫盲目跟风打卡;在游玩时,应加强辨识,发现私设“景点”,可在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制止、检举破坏行为。(何勇海)
责任编辑:李佳榕- [2025-11-03 18:44] 蒙、俄焦煤地位难撼!进口格局稳中求进
- [2025-11-03 18:33] 浙江临海:买电动车承诺包换电池,换时却货不对板
- [2025-11-03 18:32] 合肥市:用爱织“网” 护航成长
- [2025-11-03 18:25] 浙江温岭:警惕“防紫外线”陷阱,选择防晒服饰有讲究
- [2025-11-03 18:23] 公路运营公司山东鲁西项目管理部开展“遇见美好”国企开放日活动
- [2025-11-03 18:11] 践行“雷锋精神” 让浙江消费维权之花越开越绚烂
- [2025-11-03 17:57] 浙江省消保委全面发力 擘画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新蓝图
- [2025-11-03 17:56] 山西:构筑关爱屏障 守护最美“夕阳红”
- [2025-11-03 17:40] 中秋|千里共婵娟
- [2025-11-03 17:30] 浙江遂昌:创建“放心消费绿色直播间”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 [2025-11-03 17:19] 萤火奇妙夜点亮广深自然教育
- [2025-11-03 17:13] 浙江遂昌:创建“放心消费绿色直播间”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 [2025-11-03 16:57] 提前通车背后的硬核力量!柳工路机集群护航凌绥高速全线贯通
- [2025-11-03 16:55] 汽车改装后就不能享受“三包”?消保委调解延保3年
- [2025-11-03 16:48] 南陵县家发镇官塘村: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 [2025-11-03 16:43] 辽宁沈阳消协提示:暑假水上运动游乐谨记安全第一
- [2025-11-03 16:40] 淮北:110宣传进校园“警民牵手110,共创平安迎大庆”
- [2025-11-03 16:35] 浙江长兴:对新兴文化产业场所开展专项检查
- [2025-11-03 16:28] 浙江省消保委全面发力 擘画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新蓝图
- [2025-11-03 16:03] 怀宁县清河乡:乡村校联动织密暑期“防溺网”




